东风劲鲲鹏展翅向振兴
———哈尔滨市产业项目集中开复工建设综述
暮春,冻土渐渐苏醒。从新区到老城,自县域至乡村,轰鸣的铲车、吊车驶进一个个亿级、十亿级项目工地,掘起哈尔滨振兴发展的时代芳华。
2019年伊始,哈尔滨全面启动“产业项目提质增效三年攻坚战”。产业项目“招商之冬”、“审批服务集中会办月”、产业项目“开工之春”……聚力项目、谋划振兴,广袤的冰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大抓产业项目的热潮。
冰城春晓,风鹏正举,产业勃兴。一个个承载着转型升级、动能转换使命的重点产业项目密集开复工。据市发改委统计:全市预计4月底前开复工重点产业项目185个,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个,占今年年计划推进市重点产业项目的72.3%,高于去年同期10.9个百分点,其中新开工项目50个,比去年同期多23个。
定大计、明方向
为经济稳增长夯实产业基础
3月初,道外区哈东物流产业园区内,卡车穿梭、机器轰鸣,哈尔滨传化公路港、HBP企业总部基地、哈尔滨啤酒小镇等一批投资超十亿、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的火热建设释放出催人奋进的蓬勃力量。道外产业园区27个签约项目全部落地,项目总投资约390.6亿元,一个个开复工大项目组成的产业集群,载着老道外走向复兴。
一江居中,南北互动,两岸繁荣。哈尔滨新区“江北一体发展区”正按计划有序推进。今年,哈尔滨新区谋划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60个,总投资423.4亿元,年计划投资91.6亿元。宝能国际经贸科技城、哈尔滨(深圳)新兴产业生态园等一批新建项目即将在新区绽放英姿。
重大项目既是哈尔滨振兴发展的“稳定器”,更是“推进器”。引进一个项目,培育一个龙头,形成一个集群,引发产业聚变。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不断为产业项目建设定大计、谋方向,进行“顶层设计”。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报告中指出:“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”“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归根到底要靠发展。而发展最坚实的基础,根本是振兴实体产业,关键是抓产业项目建设”“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‘抓产业、抓项目’的鲜明导向”。
为此,市委、市政府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解放思想实现振兴发展的突破口,决定启动全市“产业项目提质增效三年攻坚战”,集中力量抓好一批竞争力强、带动能力强、对地方贡献大的大项目好项目,进一步为经济稳增长、调结构、补短板、强弱项夯实产业基础。
强引领、抓重点
推动产业项目“量质齐升”
发展实体经济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哈尔滨的经济发展需要产业项目的强力支撑。但靠零打碎敲抓项目,逮什么抓什么,难成气候。
万峰磅礴,必有主峰。为确保“产业项目提质增效三年攻坚战”开好局、起好步,取得“开门红”,今年,我市提出了“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5%,全口径产业项目投资增幅不低于15%”的年度增长目标。
香坊区赴北京、深圳招商,与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委会、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;道里区与项目单位接触定方向明导向,富力江湾项目、龙江创智谷项目等顺利开复工;五常市围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、生物制药等产业方向,谋划一批重点项目,计划实施产业项目14个,总投资22.2亿元……
为进一步推动产业项目提质增效,在筛选确定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计划过程中,我市优先选择适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现代服务业等。
目前,全市各区、县(市)筛选确定的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计划中,新开工项目113个,年度计划投资147.9亿元,分别占项目总数的44.1%和年度计划投资的45.9%;工业项目122个,年度计划投资100.9亿元,其中总投资超5亿元的工业项目达到了13个,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量和投资分别占工业项目比重39.3%和29%。
勤督办、优服务
实招硬招助产业项目“破局”
市场不等人、发展不等人,项目建设等不得、慢不得、歇不得。为此,市委、市政府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以真招、实招、硬招破解制约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的各类瓶颈问题,为项目实施“提速”。
版权声明:本站 “哈尔滨在线_哈尔滨新闻网_哈尔滨市资讯头条信息网” 内容和图片无特别说明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用户自行提供;本网站哈尔滨新闻网(6uv.cn)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