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城黑土情现代农业梦
——致敬哈尔滨农业综合开发30年
方正县奥龙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项目
从1988年擂响第一声战鼓,30年间,哈尔滨市农发人接续奋斗,以坚实的脚步推动冰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……
1988年,依兰的倭肯河流域擂响了哈尔滨市农业综合开发的第一声战鼓。从1988年到2018年的三十年间,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资金117.66亿元,其中投入财政资金79.2亿元,建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506个。农业综合开发的绿色标识布满了哈尔滨乡村沃野。三十年来,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发挥投入“综合”、治理措施“综合”、建设内容“综合”、项目类型“综合”、开发效益“综合”的优势和特点,犹如古老的松花江水在富饶的黑土地上默默地流淌,滋润着一块块高标准农田,扶持着一个个农业产业龙头,实现着一个个农民致富的梦想……
三十年粮食生产能力增20亿斤
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,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造的都是旱涝灾害频发、基础设施落后的中低产田,以流域开发为主攻方向,从上游到下游逐年推进,累计改造中低产田631.19万亩,建成149.54万亩“田地平整肥沃、水利设施配套、田间道路畅通、科技先进适用、优质高产高效”的高标准农田。哈尔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增加粮食生产能力20.98亿斤,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!
新增的肉、蛋、奶、菜极大地丰富了哈尔滨菜篮子,果菜远销江、浙、沪等地,对我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建成一批农业产业龙头和基地
五常市卫国乡高
沿着产业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、规模化的开发方向,哈尔滨按照全产业链扶持的思路,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680个,建成了“两牛一猪”、优质蔬菜、食用菌等生产基地349个。
哈尔滨农业综合开发这项“德政工程”“爱民工程”“造福工程”,使项目区的党群关系、干群关系更加密切。
基层党组织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大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,县乡村干部对搞这样的开发充满了无限的信心和勇气。
新理念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
哈尔滨市农业综合开发在现代农业改革试验中先行先试,探索出“资金打捆用、措施综合化、项目链条化、经营合作化”的新机制。项目建设以“有标准、有规模、有机制、有看点、有效益”为原则,实行机械化、水利化、科技化、产业化、合作化同步推进,使项目区成为现代农业新机制、新模式的孵化器。打造出五常、方正优质稻米,通河大榛子,依兰北药,尚志食用菌、浆果等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农业开发项目区,在哈尔滨现代农业发展中成为示范。
版权声明:本站 “哈尔滨在线_哈尔滨新闻网_哈尔滨市资讯头条信息网” 内容和图片无特别说明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用户自行提供;本网站哈尔滨新闻网(6uv.cn)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